找到相关内容586篇,用时1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什么是阿赖耶识博

    什么是阿赖耶识 释义一 八识中第八识,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生。参考阿赖耶条。; 阿赖耶释义:华译为藏识,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三种意义。自能藏万法种子方面来说,叫做“能藏”;自受前七...,如摩尼珠,体本清净。又如明镜,能含万像。若以染分言,无明依而起,结业而生,具足烦恼尘劳,变现根身世界,即前七种识境皆是也。若以净体言,即本觉心源,离念清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也。(四分者,...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5176670.html
  • 碣石山西五峰圆通寺肇建年代商谜

    南宋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寺院毁于兵变。元代,在此设置了昆明县。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至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云南行中书省左丞阿昔思大兴土木,历时18年,在螺峰山(后改名圆通山)...、泽、湛……”)公行比照引出断定昌黎圆通建于何年的必然判断而非仅只今日的或然判断。(孙乃斌) ...

    孙乃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3580785.html
  • 皈依是大修行——首愚法师

    那就是外道。你将这道理看得很清楚,把握得很清楚,那便可随时感受在三宝的加被温泽之中,随时都领受着三宝的恩典,这样便是一个有自觉的修行人,他正好不断的自觉觉他,朝向觉行圆满的菩提大道迈进。 再说,... 皈依三宝不单只是个仪式,我们皈依三宝,要念念在自性清净的三宝境界中,尽未来际,起心动念都与之相应,这是真正的皈依。凡夫心都向外追求,六根缘六尘起,六识而起颠倒妄想,弄糟了自己的生命。现在要来...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390083382.html
  • 法藏大师的判教理论(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五)

    的归宿,唯依此为主观而显示经论的理体,导入理趣,为通达诸经论的指南而已。故所谓判教论;必须具备严密的理论为原则,决不只是针对各经论或宗派的分类为目的。如五教的基础理论,乃以法相与真性为中心,性相...   法藏大师的判教理论(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五)   五、法藏大师的判教理论   l、五教判的基础理论   法藏大师的判教论乃承智俨大师的判教思想而构成自己的思想理论,即是以小、...

    清远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40788567.html
  • 洪昭光的贪官短命论能吓阻几个贪官?

    指出,凡是贪官心理压力都很大,贪官所以易患病或短命,是其心中的贪欲及而来的压力所导致的。病心生,心理压力是百病源,76%的疾病是情绪性疾病。他列举了贪官命短的例子:“腐败的官员都活不长!” ...“贪官短命”,我想这里面除了医学科学的内涵之外,不能排除老教授对官场贪腐现象的不满和愤怒,其关心社会发展情可鉴,用心良苦。但问题是她从医学科学角度对“贪官短命”的解读,对贪官究竟能起到多大的警示和...

    忠言

    |心理|贪官|腐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0/08373092364.html
  • 俱舍论时间研究

    不可不创造研究方法  。例如消化器官中,能发生一种酸性  272页  唾液与胃液,然后可以消化饮食,否则仅物理的而无化学  作用也。今将此问题紧要点,表示于左﹕  ┌(1)法救类  │(2)...宗┤(3)识有境故┐理  时 间│ │ │ └(4)业有果故┘  研究┤ └(2)呵斥有宗┤ ┌(1)斥佛说  │ │ │(...

    化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1171206.html
  • 太虚大师论佛教与哲学

    有大潜势──异熟一切种命根阿赖耶──以为统持;持续不断故恒转,持慑不散故和合。粗显的恒转和合钜变相,则有情有生长老死,而器界有成住坏空。然「能持」潜势力深细的恒转摄藏,则永均衡;故能持续持摄,令...东西皆可以测量,可以把捉,故可以数理论理去研究。而唯生论以气为本质,是不可测量,不可把捉的,溯不见其前,随之不见其後,视无形,听无声,欲固执则无,而虚容则又有,乃是感应而变化生长的;唯於感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91638948.html
  • 量理寶藏論(四)

    相屬,若智者於「定義」或「現量」成立,則當成立憶念立名。釋量論云:「大慧見性,能定一切相。」愚者憶念於前喻相屬,而確立因相。陳那論師云:「境雖實有然愚者,別此不隨詮其他,成立和同品法,唯一能...遮除脊峰垂鬍表徵牛。若非名相,則當不觀待於設置因(定義)。若承許,亦不觀待於遮除名相定義。若如是不許確定「無緣名言」故,若謂一切所知應未定定「有」、「無」?云:無過。非名相名言,是名相...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61638389.html
  • 《论语》全译:泰伯篇第八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不可使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本篇的...民可使,不可使知。”   【译文】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评析】   孔子思想上有“爱民”的内容,但这有前提。他...

    佚名

    |论语|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0/0829581795.html
  • 一念三千性具善恶

    恶就不必断除。因为正因性恶,而起的缘、了二因修恶,全修在性,所以不须断除。   阐提与佛两者的区别,在于修习上。佛曾叹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烦恼、妄想、执著遮蔽心性,而不能证得”...   佛的慈悲愿力,曲垂方便,开发了八万四千法门,为的是使众生悟入佛知见。法门虽无量,但归根到底总不出一念所摄。《华严经》云: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胡春业

    |善恶|人性|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0/17192218332.html